洛阳桥建在泉州的洛阳江上,据记载是宋代皇佑五年兴建的,建桥历时六年。桥长834米,宽7米,
桥墩46座,全部由石块建成。洛阳桥和北京的卢沟桥、河北的赵州桥,广东的广济桥并称古代四大名桥。
洛阳桥是当时广东、福建进京的必经之路。
此桥是当时的洛阳太守宋代书法家蔡襄主持兴建的,他撰写的《万安桥记》碑刻保存在桥头的蔡忠
惠公祠里。
洛阳桥又叫万安桥,自宋代建桥800多年以来,历朝历代先后修缮了18次。
图1 据说唐宋时期,大量的中原人迁徙到了福建。因泉州和洛阳的气候、地理风貌很接近,当地人就沿用了洛阳的名字。
图2 立在东桥头的洛阳太守宋代书法家蔡襄雕像
图3 大桥建成后,桥上还装饰有许多精美的石狮子、石塔、石亭,桥两端立有石刻人像守护。
图7 建桥者巧妙地利用繁殖“砺房”的方法,来联结胶固石块。这种用生物加固桥梁方法,古今中外,仅此
一例。
图9 洛阳桥曾经被地震,战争毁坏多次,现在的桥面是民国时期修建的。
图10 船头型的桥墩对着河流的上游,山洪下来时可以抗击洪水,保证桥体的安全。
图12 桥头
评论